专供Dow Corning 道康宁有机硅胶系列产品
东莞市富泽化工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正文

几种粘接理论简介

作者:东莞玉明        2013年7月12日

人们对于粘接理论已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远落后于实际应用的发展。虽然粘接应用很古老,但毕竟还是年轻的学科,又因粘接现象非常普遍,粘接材料五花八门,粘接条件复杂多变,很难找到可能解释所有粘接现象的普适理论。现已提出的粘接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机械理论这是对粘接解释最早的理论,认为环氧胶黏剂渗入到被粘表面的凹坑和空穴内,固化后产生嵌合、咬合、钩合、楔合、锚固、互锁等作用,使环氧胶黏剂与被粘物连接在一起。简而言之,机械理论只将粘接看成是纯粹的机械嵌定互锁过程。

(2)吸附理论这是较为普遍接受的理论,认为粘接是与吸附现象类似的表面过程,是胶黏剂与被粘物分子间吸引力(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的结果,由于环氧胶黏剂分子吸附到被粘物表面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粘接。

(3)静电理论该理论又称双电层理论,认为粘接力是胶黏剂和被粘物在接触的界面上发生电子转移,以双电层形式产生静电力,由于相互吸引而产生粘接,粘接强度主要是静电引力的贡献,表面污染会大大减弱这种粘接作用。静电理论无法解释性能相同或相近的聚合物之间的粘接。

(4)扩散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粘接力是聚合物被粘物与环氧胶黏剂分子之间通过界面相互扩散和纠缠引起的,从而实现粘接。对于被粘物为聚合物如热塑性塑料,因存在可以扩散的长链分子和链段,扩散理论基本适用。其他情况就难圆其说了。

(5)化学键理论此理论认为粘接作用是环氧胶黏剂分子中的活性基团与被粘物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界面形成化学键结合,从而提高粘接强度。由于化学键能(100~1000kJ/t001)比分子间力(10~50kJ/mol)要高1~2个数量级,若能形成化学键,则会获得高强度的粘接。

(6)酸碱理论 酸碱理论是以路易斯(Lewis)酸、碱基的化学吸附为理论依据。胶黏剂和被粘物按其接受质子能力分为酸性(给出质子)、碱性(接受质子),在酸碱配对的情况下,接触界面通过酸碱作用形成配位键而粘接。配位键形成的条件是一方提供电子对,另一方提供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配位键的本质与共价键相似,但键能低于共价键。从广义上讲,酸碱理论属于配位键理论的范畴。



上一篇:聚乙烯热熔胶黏剂的制备
下一篇:厌氧胶黏剂的典型配方分析